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通知》(教就业厅函〔2025〕5号),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数智教育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服务社会工作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根据《温州医科大学本科辅修管理办法》(温医大教〔2022〕31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第二轮申本科辅修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本轮辅修重点开展微专业类型申报工作。微专业是指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自主设置某一门专业,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以灵活、开放且系统地培养学生相关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跨学科专业教育模式。
2.凡在校内设置本科专业,并具有开设微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且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单位,均可提出设置相应微专业的申请,通过学校审核后可面向全校招生并组织教学活动。
3.微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相关学科特点分为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产教融合以及其他四个系列。其中,生命健康系列强调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将生命健康理论基础知识与健康教育技能相结合,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人工智能+系列强调AI技术与各学科专业融合交叉,帮助学生学习相关行业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应用场景以及未来趋势等内容,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产教融合系列强调校企协同育人,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当下科技前沿和产业前沿发展趋势,精准对接、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
5.本轮申报重点关注微专业在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鼓励学院以专业为单位,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实践应用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建设。
6.微专业课程设置一般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阶课程。重点面向校内学生开设,质量高的微专业鼓励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扩大学校、专业影响力。
7.微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原则上要求微专业修读学分应达到10-15学分。
二、申报安排
申报采用网络方式开展,通过“教育教学项目评审平台”(http://jwc.kypt.chaoxing.com/)提交相关材料。申报分两步:
1.学院推荐
申报人(微专业或辅修专业负责人)登录申报系统,选择“在线申报”-“温州医科大学2025年度第二轮本科辅修申报”,填写基本信息,上传《温州医科大学本科辅修设置申请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表》)word版;经学院审核通过后上传《申请表》签字盖章PDF版。学院(部)2025年9月10日前将《温州医科大学**学院(部)2025年第二轮本科辅修工作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
2.学校审批
学校对拟申报专业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预测、教学资源条件和培养方案等进行审定,审批通过后启动招生工作。三、其他
1.各学院(部)要认真研判,科学谋划,明确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制定微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将微专业建设纳入本学院(部)“十五五”专业建设统筹规划。
2.本轮通过立项的微专业,计划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展招生培养。经过一年建设周期后,对于学生修读积极、教学质量高微专业,学校将择优支持相关线上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改革和项目申报,统筹组织对外推广宣传。
4.联系人:杨鸣哲;联系电话:0577-86699105;邮箱:jwcjxk@wmu.edu.cn;地址:茶山校区同心楼218室。
附件:1. 温州医科大学本科辅修管理办法
2. 温州医科大学本科辅修设置申请表
3. 温州医科大学**学院(部)2025年第二轮本科辅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9月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