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业是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使学习者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四新”建设背景下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增强同学们在服务社会工作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温州医科大学结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高水平师资队伍与优质教学资源,现推出全球健康、人工智能与智能医学2个本科微专业辅修项目。现将微专业报名事项做如下通知:
一、 微专业介绍
1. 人工智能与智能医学微专业
(1)课程介绍:“人工智能与智能医学”微专业旨在服务“新医科”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以医学与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互融合为特色,以学科交互融合为指导设计专业设计方案,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等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紧跟医学最新技术的发展,增加其专业知识储备,开拓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为将来其从事相关的科研学术工作或相关产业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具体介绍信息详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WE7FY50Sdd0exTjwHD4QQ)
(2)面向对象:医学类专业学生
(3)课程设置:共5门课程,总计160学时,共10个学分,分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导论》《医学影像智能分析》《医院智能化管理》《医学数学建模与应用》《生物信息大数据》。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人工智能、大数据导论》 |
32 |
2 |
第一学期 |
《医学影像智能分析》 |
32 |
2 |
第一学期 |
《医院智能化管理》 |
32 |
2 |
第一学期 |
《医学数学建模与应用》 |
32 |
2 |
第二学期 |
《生物信息大数据》 |
32 |
2 |
第二学期 |
(4)开设学院:基础医学院。
2. 全球健康微专业
(1)课程介绍:全球健康微专业依托于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医学和公共管理A类学科(软科排名),精选6门课程,由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担任学术总监,并配备优质教学团队进行授课。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多学科知识背景,培养善于应对复杂全球健康问题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介绍信息详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UG7DD-pMZL06OzP_8xb1g )
(2)面向对象:医学、管理等相关本科专业学生
(3)课程设置:共6门课程,总计160学时,10学分,课程包括《全球健康概论》、《全球健康研究方法》、《全球健康治理》、《全球妇幼健康》、《老龄化与全球健康》、《全球精神健康》。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全球健康概论》 |
24 |
1.5 |
第一学期 |
《全球健康研究方法》 |
32 |
2 |
第一学期 |
《全球精神健康》 |
32 |
2 |
第一学期 |
《全球妇幼健康》 |
32 |
2 |
第二学期 |
《老龄化与全球健康》 |
24 |
1.5 |
第二学期 |
《全球健康治理》 |
16 |
1 |
第二学期 |
(4)开设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二、 教学安排
1.授课安排: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具体授课安排以专业开设学院通知为准。
2.招生人数:45-50人/期
3.学费:按照学分修读相关收费标准进行收费(温州医科大学120/学分,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250/学分)。
证书: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所有课程并合格后,经审核通过后将获得温州医科大学微专业证书。
三、 报名流程
1.报名对象:全体在校本科学生(含仁济)。具体参见微专业面向对象及要求。
2.报名时间:9月29日12:00—10月9日12:00
3.报名网址:教务系统http://jwxt.wmu.edu.cn 。具体操作:登录新教务系统后,选择“选课”——“自主选课”菜单,先点击“查询”按钮,然后在下方“特殊课程”中选择对应的微专业名称,再在右侧点击“选课”报名。
系统报名过程中如有问题可联系教务处教务科(0577-86689886)。微专业详情以及具体课程等信息,可咨询微专业开设学院。基础医学院(0577-86689973);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0577-86699122)。
教务处
2022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