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科教研协同发展,推进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 知识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学校决定打造一批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和需求、体现最新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全校学生稳定开设的高质量创新课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采用案例分析、问题研讨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把创新意识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多样路径选择,促进学生大学科思想的形成。
二、课程设置
创新课程按照“科技与前沿、生命与健康、科学与人文”三类课程模块进行分类。申请通过的课程将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目录,计2学分共32学时,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授课,学生选课人数达30人以上的可单独开班授课。课程模块具体要求如下:
(一)科技与前沿。站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领域最新发展,从解决科研问题出发,掌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强化科研思维和能力训练,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逻辑思维。
(二)生命与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将生命健康理论基础知识与健康教育技能相结合,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三)科学与人文。理解现代科技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的作用,树立人、社会与科学之间和谐共生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培育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同时,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支持教师组建团队开设《写作与沟通》创新课程(暂不需要在研项目要求),强化文学创作、论文写作、公文书写等能力培养。
三、申报条件
(一)新开课程应体现通识内涵,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开发创造潜能、开阔学生视野,强化科研思维和能力训练,适合全校大多数专业学生选修,以适应今后科技及经济领域竞争需求;
(二)新开课程原则上需依托在研的国自然、国社科等研究项目开展教学;
(三)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为本课程依托的在研项目负责人,承担教学任务不少于总课时三分之一;
(四)课程团队须对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考核办法、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明确的准备或具体计划,确保课程设计的系统性、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申报流程
创新课程申报采用网络方式开展,通过“教育教学项目评审平台”(http://jwc.kypt.chaoxing.com/)提交相关材料:
(一)课程申报
负责人登录“教育教学项目评审平台”,选择“在线申报”,点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创新课程”对应的“申报”按钮,填写《温州医科大学创新课程申报书》(附件1),上报word版和签字盖章PDF版。
(二)学院审核
各学院(部)对本单位创新课程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在11月30日前系统上传《温州医科大学创新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2)word版和签字盖章PDF版。
(三)学校审批
学校将统一组织对拟申报的创新课程进行开课审核。
五、其他
(一)请各学院(部)积极动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开设创新课程;鼓励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研讨式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二)创新课程在开课满足2个学期后,支持申请一流课程认定;
(三)联系人:林安琪、夏尔遥;办公地点:同心楼218室;联系电话:86689884;邮箱:jwcjxk@wmu.edu.cn。
教务处
2023年11月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