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旬,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医院新冠感染就诊患者激增,特别是急诊就诊与内科住院病人急剧增加,很多医护人员也相继“中招”,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为切实保护我校正在各实习单位实习的温医大学子的健康与安全,学校批准实习生可请假提前返乡,在此情形下仍有近千名实习生坚守实习岗位,涌现出一批不畏艰难、默默奉献的优秀典型,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彰显出温医大学子的力量与担当!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2018级临床7班
潘星成
实习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
面对病患的痛苦焦虑以及医务人员“缺兵少将”的情况,潘星成自愿放弃“返乡”,选择继续坚守在新生儿科实习岗位上,他说:“虽然当年病毒刚爆发的时候我无能为力,如今我愿留下和病毒抗争。”在紧张的一线工作中,新生儿科的老师们也相继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让本就繁重的工作更加艰难,他坚持每天跟老师开展查房、测黄疸等工作,一直挺到了生病的老师们康复返岗。“我从不后悔选择留下坚守实习岗位,虽然在疫情面前我十分渺小,但我也愿尽一份绵薄之力。”潘星成如是说。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2020级临床2班
沈宁喆
“早临床”实习生寒假里,还有一些像沈宁喆一样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号召赴各医疗机构实习实践。12月中旬,沈宁喆报名了温州急救中心志愿者,经过培训进入了120调度中心工作,每天千余次的接警,超过400次的日均出车量,调度大厅忙碌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而接起的一个个电话更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自身使命的沉重,沈宁喆说:“低血压晕倒的老人,高热惊厥的孩子,瘫倒在岗位的中年人,在电话那头的哭喊中,120已然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依靠。”
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8级临床11班
陈怡
实习医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考完研后,恰逢感染高峰,医院里的忙碌超乎想象,急诊的走道上住满了病人,各个科室都在收治肺炎的病人,医护人员们奋力从死神手里抢人。面对医院人手短缺的困难,陈怡决定留在医院继续未完成的实习工作,协助老师问病史、换药,力所能及的做点事情,大家携手努力,共克时艰。
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019级医检4班
张馨扬
实习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以来,张馨扬一直坚守在检验科门诊的实习岗位上,在为病患服务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医务人员在疫情紧要关头对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更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身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与能力的成长,体会到了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张馨扬表示,这次经历后她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在日后继续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社会,服务群众。
护理学院
2020级护专2班
项麒睿
实习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
12月中旬以来,项麒睿一直坚守在e-icu实习岗位上,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到来给医院和科室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病人不断激增,众多医护们感染发烧却仍然坚持上班,她说:“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也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和力量选择坚持在工作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对病人的抢救和临终护理成为科室近期常态,但大家并没有悲观和退缩,一起努力抢救病人,为病人撑起生命的希望!”
护理学院
2019级助产班
王子悦
实习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
近期医院的工作压力明显提升,王子悦实习的妇科三病区,也为适应疫情环境临时改组为呼吸科病区,他们的工作也因此有了较大变化:一是病区基本保持着满员的状态,王子悦每天基本就在各个病房来回奔走;二是高龄患者大量增加,护理工作难度与挑战明显提升;三是由于是临时改组为呼吸科,对于呼吸方面专科护理需要重新学习。她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齐心抗疫不松懈,便能病树前头万木春。
药学院
2019级药学5班
陈志远
实习医院:台州医院随着感染高峰的到来,医院药房发药工作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医院内部也出现了大量人员感染。看到医院和实验室越来越冷清,作为专业实习组长的陈志远决定留下来和医院一起共渡难关。起初他也会因为陡增的工作量而疲惫,但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同学“阳康”返岗,科室工作步入正轨,他倍感欣慰与自豪。
仁济学院
2018级全科二系1班
刘佳浩
实习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随着年关的临近,实习也已过半,在经历了内科、儿科以及社区卫生院的轮转后,刘佳浩说他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也见识了不少鲜活的临床案例,尤其是近期在卫生院公卫和门诊的实习,让他实际体会到了基层医疗对居民健康的重要作用,这段时间的坚守实习经历让他更加明确了作为未来全科医生的职业定位。
仁济学院
2018级临床(精神方向)班
柏忠玲
实习医院:苍南县人民医院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医院就诊量大量增加,医院上下“一床难求”,医护人员和新冠病毒每天都在进行着艰苦的拉锯战。按学校通知,柏忠玲奔可以请假回家休息的,但她在考研后悄悄留医院急诊继续实习,她说:“这次疫情流行高峰是我们实习的最好机会,不断地有病人需要我,也能帮助患者,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了”。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20级眼视光技术专业全体实习生1月初,正值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2020级眼视光技术专业51名实习生毅然选择按时分赴11家实习医院进行实习。他们生于“非典”,战于“新冠”,面对疫情没有一人退缩、请假延缓进点实习,他们坚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责任人,每个人都要拿出自己的那份担当。
“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这是温医大学子的青春印记。疫情终将散,春天定会来,致敬每一位努力奋斗、默默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和准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