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学校在茶山校区召开首期《基础与临床PBL》课程建设工作坊。教务处副处长金伟琼,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金献测以及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以及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相关人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梁韶晖主持。
《基础与临床PBL》课程负责人毛孙忠教授介绍了课程基本教学情况,并详细交流了PBL案例编写、授课方法、教学资源、带教规范、学业评价等开展情况。他指出,这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收到了积极反馈,大家增加了学习信心、建立了整体化医学观,进一步挖掘主动学习能力。
《基础与临床PBL》课程骨干教师韩丽萍副教授围绕“PBL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深度参与讨论”主题进行重点交流。她以其中的血脂案例教学为例,介绍了在讨论过程中如何利用主持人作用调动组员深度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金献测副院长指出,要在PBL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Tutor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整合和梳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
金伟琼副处长指出,作为医学生重要的桥梁课程,《基础与临床PBL》实现了“三整合”,即基础和临床知识体系整合、基础和临床师资队伍整合、基础和临床教学资源整合。通过此次集体备课的形式,让更多老师了解并掌握这些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梁韶晖副处长首先对参加本次工作坊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并对课程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所凝练的好方法表示肯定。他指出,为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深度整合,学校于2022年在临床医学类专业中开设了《基础与临床PBL》课程,在课程中探索最新的教学理念、最优的教学技术,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试验田。下阶段,学校将常态化开展教学研究类工作坊,为教学改革创新搭建展示交流舞台,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本科生带教能力,促进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
本次工作坊持续两个小时,气氛热烈,参会教师表示收获颇丰,加深了对PBL教学理解,进一步明确今后开展PBL教学的方向,为PBL线上线下授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