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在茶山校区同心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朱雪波出席并主持会议,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仁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领导及教学办主任参加会议,全面谋划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十大工程,奋力推进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教务处工作报告
教务处处长李章平回顾总结了教务处寒假期间在教务考务、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及招生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围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的主题主线,提出立德树人铸魂、顶天立地培养、专业内涵拓新、课程建设提质、教师能力提升、优质资源建设、协同育人创新、开放办学跃升、信息技术赋能、质量评价优化等十大工程作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并对开学初教务考务、临床专业认证准备、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招生工作等近期工作进行布置。
总结讲话
朱雪波副校长听取了工作汇报,对各部门、学院前阶段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新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一是稳基础,扎实推进教学运行。进一步做好网络选课、线上考试等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规范意识,协同联动学工等部门做好学困生学业帮扶工作。二是提质量,高效落实重点任务。要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十大工程为主线,以临床专业认证为契机,做好执医考试、专业认证等研究分析,补短板、强弱项落实各项重点工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抓发展,助力医学教育改革。要立足学校实际推进医学教学改革,优化顶天立地培养体系,加快“医学+X”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拓展教育教学国际化。四是亮特色,凝练教育教学品牌。各学院要在扎实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注意教学与管理亮点的梳理与凝练,积极培育与树立教育教学品牌活动,注重特色化发展、内涵式提升。
与会人员就下阶段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