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学校召开微专业申报推进会。会议邀请了上海大学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安林,教务处处长李章平,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郑晓群,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金献测,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单毓娟担任指导专家。精神医学学院党委书记许冬武、教务处副处长林安琪、康复医学院副院长王雪强、护理学院副院长黄小琼、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化疗科副主任林晓骥,学院教学办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李章平处长主持。
会上,人工智能康复、人工智能与护理、智能肿瘤诊疗、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4个拟申报建设的微专业围绕开设背景、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实施、预期目标等汇报。
指导专家围绕微专业的市场需求、拟申报微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微专业的修读退出机制等方面与微专业进行指导交流并提出优化建议。
彭章友部长对评审的微专业提出优化建议:一是厘清社会就业需求、国家政策需求、学生兴趣需求三种类型的需求侧市场,明确建设微专业的驱动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二是打造弹性化课程体系,做有深度、有难度的课程设计,同步完善学分的转换机制。
李章平处长对各微专业建设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他建议从三维度深化微专业建设申报工作,着力构建符合产业变革需求、契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精准锚定市场需求坐标,深挖需求侧市场,使微专业建设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导航;二是系统优化课程逻辑架构,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消除知识点讲授的重复地带,形成首尾贯通、层层递进的教学链条;三是打造知行合一的教学范式,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用得出、产得准”的能力培养,引入行业前沿成果,用源头活水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